当前位置:范文网教案设计内容页

春江花月夜

2023-08-07 17:15:01教案设计访问手机版

春江花月夜(收集15篇)

春江花月夜 第1篇

  教学目标 :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理论与教学目的: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

  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关于这条理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③领悟思妇游子相思这一原型主题,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四、朗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五、 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六、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导: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

  3、学生描绘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1、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2、出示幻灯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七、课文译文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八、内容述评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岁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从表层看,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显示了景物与人情的乖背;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但从深层看,“借明月寄相思”又显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kē)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这既体现了诗人本身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精神。因而,闻一多先生称赞此诗展现了“夐(xiòng)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

  采用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这首诗结合题目从月升写到月落,交织着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的离别之情。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癈。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赏析: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

  *分段释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开首这八句,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祇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青枫」,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典故。

  「浦」,河水分叉的地方。《九歌‧河伯》有谓:「送美人兮南浦」,因此「浦」暗指分别之地。

  「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诗人由江边青枫浦上远去的白云,想到扁舟离家的游子。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碣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潇、湘二水在湖南零陵县合流后称潇湘。「碣石潇湘」,泛指地北天南。

  「摇情」,是说即将落下的月亮,摇动起满树象征着离人情意的光辉。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春江花月夜 第2篇

  任课年级:初 一 任课教师:刘老师课题:中国古曲   民族管弦乐合奏 教学重点: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古曲,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的主题。教学过程 :     一、导入  :(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 二、作品简介:(8分钟)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三、的结构特点:(20分钟)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1、    江楼钟鼓: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    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片段。(5分钟) 五、小结: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同感受这首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六、作业 :背唱的主题。

春江花月夜 第3篇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理论与教学目的: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

  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关于这条理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③领悟思妇游子相思这一原型主题,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四、朗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五、 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六、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导: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

  3、学生描绘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1、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2、出示幻灯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七、课文译文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八、内容述评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岁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从表层看,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显示了景物与人情的乖背;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但从深层看,“借明月寄相思”又显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kē)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这既体现了诗人本身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精神。因而,闻一多先生称赞此诗展现了“夐(xiòng)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

  《春江花月夜》采用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这首诗结合题目从月升写到月落,交织着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的离别之情。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癈。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赏析: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

  *分段释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开首这八句,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祇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青枫」,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典故。

  「浦」,河水分叉的地方。《九歌‧河伯》有谓:「送美人兮南浦」,因此「浦」暗指分别之地。

  「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诗人由江边青枫浦上远去的白云,想到扁舟离家的游子。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碣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潇、湘二水在湖南零陵县合流后称潇湘。「碣石潇湘」,泛指地北天南。

  「摇情」,是说即将落下的月亮,摇动起满树象征着离人情意的光辉。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1]

春江花月夜 第4篇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作。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小编在这里整理了《春江花月夜》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阅读题目:

  21. 请简要赏析“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

  《春江花月夜》参考答案:

  诗篇把“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月光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又是思妇绵绵不断的相思,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简要赏析“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两句。”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内容、艺术手法。首先要读懂整首诗,抓住这两句诗的意象,明确意境特点,分析艺术手法,理清诗人的思想感情。“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帖上拂还来”这两句大意是:渗透着离愁的月色困扰着思妇,任凭她把帘子卷起放下,月光总是卷不走;任凭她把捶衣石拂来拂去,月光还是拂了又来。这两句诗是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又是思妇绵绵不断的相思,生动地表现出思妇的迷惘。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春江花月夜 第5篇

  说教材

  1、《春江花月夜》选自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的第二章的第二节,这是一首民族管乐曲。

  2、它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原名为《夕阳箫鼓》、《夕阳箫歌》等,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柳尧章首次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3、经过许多艺术家的精雕细刻,这首乐曲已成为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4、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江南美景。主要的乐器是琵琶、筝、箫等。

  说学情

  我们高中的学生以前没有开设音乐欣赏课,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比较差,但对民族音乐欣赏的比较少,兴趣不浓。

  说教法

  根据学生和音乐的特点,我能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是: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开发创新思维。(音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才能进一步对音乐的理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往往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所以鼓励他们展开有个性的想象,只要确实是根据音乐想象的都 是正确的。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

  2、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处进对音乐的理解。

  3、音画式教学法:根据音乐,我在电脑里画了几幅画,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具象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来理解音乐。(我们的学生欣赏水平比较低,很难指把音乐和它所表现的意景联系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还错误的认为只要是欣赏音乐就是听歌曲,有一次我给学生欣赏《梁祝》时,竟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怎么光有音乐没有人唱呢?”结合画面来欣赏音乐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他们知道音乐还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力。)

  说学法

  根据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可用讨论法、分析法、想象法。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我确立了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以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3、能力目标: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重点:了解琵琶、箫、筝的音色以及表现力。重点欣赏其中的“渔歌唱晚”,它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琵琶、箫、筝是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也是我们民族管乐队中的重要乐器。掌握和了解它们的音色和表现力,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欣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难点: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结合画面欣赏音乐的方法促进对乐曲的理解。)

  说教学程序

  一、 开始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带着问题去欣赏

  提出问题:①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②这首乐曲用主要乐器是什么?

  (带着问题欣赏,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质量,还能提高他们想象能力和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要求学生有个性的联想可以与众不同,只要你确定是根据音乐想象的,就是正确的。往往音乐是中性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不同,再说,本来《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古曲,是后人给他取的名。)

  二、由学生回答引出讲解主要乐器,结合图片和音响资料认识和了解它们的音色以及表现力

  认识乐器并了解它们的音色。

  ①琵琶:是民乐中的弹拔乐器,有丰富的表现力,往往表现一些气势磅礴的场面。有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接着放有关琵琶音色方面的音响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琵琶的音色,加深印象。)

  ②箫:音色悠扬动听,往往表现柔和的月光。(放有关箫音色的音响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箫的音色,加深记忆。)

  ③筝:音色明快,往往表现流水,有著名的独曲《高山流水》。(放有关筝的音响资料,加深印象。)

  三、展示教师对这首乐曲的感受。(是我根据音乐画的一幅画,并朗诵诗句,促进学生的理解。)

  四、讲解结构

  1、展示乐曲的题目《春江花月夜》。

  2、介绍《春江花月夜》

  3、结构

  引子

  主题:江楼钟鼓

  月上东山

  风回曲水

  花影层叠

  变奏 水云深际

  渔歌唱晚

  洄澜拍岸

  桡鸣远濑

  欸乃归舟

  尾声

  五、理性欣赏

  (因为刚才一开始就进行了没有任何提示下的欣赏,让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必须系统的、理性的欣赏。让学生结合画面和老师的讲解来理解音乐。)

  引子部分:琵琶使用弹挑、轮指、模拟江楼上阵阵低沉的鼓声。使人联想到一夕阳西下,夜幕将临。箫和筝奏出的声音,似春风在江面上吹起的层涟漪。江面显得那么的静。

  主题:江楼钟鼓:让学生看谱子听音乐。(主题是全曲的基础,一切音乐都是由主题变奏而来,因此要熟悉主题旋律。)

  月上东山 箫的演奏表现月亮在东山升起。

  风回曲水 利用琵琶的滚奏、轮指来演奏,表现了岸边的花草、垂柳在晚风的花影层叠 吹指下,婆沙起舞,频频点头的情景。

  水云深际 表现了江面上、空旷朦胧,水天相接,连锦不断的远山在皎洁的月光下隐约可见。

  渔歌唱晚 这一段是全曲的高潮作为重点欣赏,它表现了船越来越多,由远而近,江面上顿时热闹起来,江水拍打着江岸,人们在玩耍打闹,欢歌笑语,洄澜拍岸 尽情享受,这美丽的江南之夜。人们玩到了深夜,该回家,他们渐渐的远去,江面上恢复了平静。

  让学生讨论:

  船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江面上由静到动,又由动到静,江水拍打着江岸。

  1、这段音乐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个场面的?

  2、是怎样表现的?(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琵琶、箫、筝的音色以及表现力的了解。最后老师总结。①琵琶在力度上由弱到强,在节奏上由缓慢到激烈,表现了船由远而近,越来越多,最后整个乐队加入,表现了江面上人们玩耍打闹的情景。②筝有力的划奏与乐队时强时弱的音响,形成江水拍岸,浪花飞溅的景象。)

  桡鸣远濑

  省略

  欸乃归舟

  尾声:琵琶和筝奏出悠扬、徐缓的、抒情的旋律,前呼后应,结束全曲,它使人联想到:船渐渐远去,江面上风清月白,万籁无声,只有那一轮明月映照着春江流水,江面上泛起粼粼的波光,体现了“静”。

  六、手法

  静→动→静

  远→近→远 这首乐曲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把江南美丽的夜景→情→景 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春江花月夜 第6篇

  古典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厚的人文内涵,对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被后人评价为“孤绝横篇,竟为大家”,这首诗也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用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环环交错,妙趣自生,给我们展开了一副澄澈空明、清丽自然、色泽柔和的春江月夜图,同时以月为寄托,又给我们铺写了月下分隔两地的思人相思之情,情韵悠悠,也不乏哲思隐隐。

  作为千古名篇,如何能上出诗情韵味,如何让学生自己体悟诗情画意,在上课之前我查阅了很多资料,最终设计如下的教学思路:美读——美写——美悟。

  “美读”:拿到一首诗歌,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懂了才去读,而是读了才会懂,因此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慢慢体会诗的意境,才会领会诗的情感,正是“七分诵读,三分鉴赏”。苏轼曾经说过“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也说“大抵读书,先须熟读,继之精思,然后可以有得耳”。这都是在说理解之前的读的重要性。而我也一直认为:一个诵读好的学生,一定对诗歌本身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体悟。反复诵读后,别林斯基所说的“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的“美”也就顺然流出。具体操作,先让学生齐读,之后找学生评价齐读的感受,然后由他所在的那个小组再读,再找学生评价,中间讲解诵读诗词的技巧,包括情感、语调、表情、动作、音乐,最后由这位学生自己试读,同时教师给他配乐。教师点评完之后,教师配乐范读。很多老师认为自己读得不好,便找名家视频听读,其实我认为,名家范读和老师范读其实有很大的教学效果的不同。名家范读,读的固然好,但是好是他们的,因为他们是名家,读得好是应该的,他们高高在上,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仰望的姿态,因此学生除了佩服赞叹之外,没有更多的切身体会,名家距离我们太遥远,就像影视明星在荧幕中表演出色,但是很难让我们有也去演的冲动,同样名家诵读让学生产生不了诵读的冲动,激发不出学生诵读的潜在欲望。而教师自己范读则大大不同,对于学生而言,老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存在,是处于学生身边的存在,距离学生近而没有任何疏远感,因此教师的诵读是学生的一个范例,一个榜样。教师本身如果读得好,那么学生会认为这是真实的,是可以模仿的,学生会有“老师是普通人,他能诵读,我也能诵读”的想法,因此他们会有一种诵读的欲望和诵读期待。在我以往的教学中,每每我诵读完后,很多学生都会争着去试读,他们甚至还要求配乐。多次诵读,再加之老师适当的点拨。学生基本已把握了诗歌的内在情感。因此诗歌诵读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知识的内化过程。

  “美写”:鉴赏诗歌,不能简单的翻译诗句,是通过诗句的理解,加之想象和联想再现诗的意境,或复原画面,或再现场景,再用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因为诗歌不像散文那样,可以用丰盈的语言给我们描绘整个画面,诗歌囿于文体限制,只能通过若干个意象,粗略的勾勒意境,而那些诗人眼睛看到、心里萦绕但没有诉诸笔端写出的景情,就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补充、去还原,这是一个手、脑等多方面思维训练的过程,因此虽然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思考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但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了练,就会给人一种不完美的感觉,而“练笔”就是知识的外化过程,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追求。语文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感受语文,而不是教懂语文。(置身诗境)那么“以文解诗”就是很好的理解诗歌的方法。具体过程是让学生根据文本改写“春江潮水连海平.......皎皎空中孤月轮”一段,要求学生还原画面,再现情景。因为有原文为依托,学生想象丰富,用词也大胆,改写的文段非常优美,效果很好。然后让不同小组的学生展示成果,或读出或用投影展示,教师可以从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加以点评。如果教师自己也改写一段展示,效果会更好。当然学生改写可以在课前就布置好。

春江花月夜 第7篇

  第一课

  课题 古代音乐(下)《春江花月夜》

  教    具 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重点难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1、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2、《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二、授新课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    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   

  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欣赏琵琶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

  三、总结

  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同感受这首《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今天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同学们再见。

春江花月夜 第8篇

  课题: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   民族管弦乐合奏

  任课年级:初 一

  任课教师:刘老师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20分钟)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    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    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钟)

  五、小结: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同感受这首《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六、作业: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取自“北京音乐教师”

春江花月夜 第9篇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学教案示例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1.品味本诗景情理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意境美。  

  2.理解诗中传达出来的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初唐有一位叫张若虚的扬州诗人,他官职卑微,仅做到兖州兵曹;他存诗极少,《全唐诗》仅存两首;但他诗名极高,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这首“孤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它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二)整体感受(配乐朗读。配乐宜用洞箫曲《春江花月夜》,以收清净幽远之效)  

  仔细聆听,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对这首诗意境特点的整体感受。(宁静、深沉、寥廓、怅惘)  

  这种优美意境的营造主要依靠什么?(春?江?花?月?夜?提出“月为诗之魂”)  

  (三)观赏江月  

  诗中描绘了哪些优美动人的月景画面?  

  1.明月初生  

  (1)指导诵读。(传达出寥廓的感受来)  

  (2)画面想象。  

  (3)词句揣摩:“生”“升”之辨——初出海面;生命、灵性和活力。  

  2.月照花林  

  (1)指导诵读。(传达出宁静、迷离的感受来)  

  (2)思考:花林似霰,不觉流霜,不见白沙,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烘托手法;勾画出了一幅皎洁空灵迷离的江畔月色图)  

  (3)迷离的月色反映了江边诗人怎样的心情呢?(淡淡的惆怅)  

  3.孤月高悬  

  (1)指导朗读。(传达出深沉的感慨来)  

  (2)思考:孤月高悬,旁无杂尘,此时在孤寂的诗人眼里,月是一种象征,它象征着什么呢?(亘古不变的自然。诗歌自然转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沉思: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4.月照妆台  

  (1)指导朗读。(传达出闺怨的相思情长来)  

  (2)同对一轮明月,“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抒发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女主人公的感伤无奈;后者是苏轼的豁达乐观)  

  5.落月摇情  

  (1)指导朗读。(传达出一种深沉的相思和相思不得的怅惘来)  

  (2)思考:“落月摇情满江树”中的“摇”字历来为人称道,好在何处?(月光倒影在粼粼的水波中,摇曳不定,而主人公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思乡的心情也如同这摇曳的江水,久久难以平息。情景交融,妙不可言)  

  (四)解读江月  

  1.意象内涵:月是优美环境的营造者,既是景物主体,又是景物的背景;月是永恒的象征;月是两地相思的见证;景、情、理在这溶溶的月色中水乳交融。  

  2.意境特点:迷离惝恍,梦幻般朦胧。  

  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  

  全诗基调悲伤而不颓废,缘于对“代代无穷已”的人生的热爱,这是初唐诗歌积极明朗的回响。  

  3.结构特点分析:整首诗歌的感情流转有明月东升西落的轨迹。可谓:  

  景美——理至——情深  

  (五)练习(拓展积累)  

  1.根据下面的要求,找出有“月”的唐代诗句各两个。  

  (1)两地相思的寄托。  (2)永恒自然的象征。   (3)人生寂寞的伴侣。  

  附:①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③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背诵全诗。  

  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一、景美   寥廓静谧  

  二、理至   深沉积极   水乳交融  月为诗之魂   

  三、情深   怅惘缠绵  

春江花月夜 第10篇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

  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会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等等等……描写月亮的诗句,不胜枚举。

  而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

  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读、悟交融。

  听了我们以上的介绍,同学们一定会有一种迫切的心情,急切的想去领悟这首诗带给我们的美好意境。

  下面由教师作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教师范读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在这其中,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播放配乐flash)

  四、赏析诗歌:

  (一)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1、提示: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画面。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一部分描绘的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1、提示: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2、放映课件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重点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三)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

  同时,诗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诗句,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统一,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

  五、再次欣赏教师诵读这首的配乐范读录音。

  学生跟随录音,轻声吟诵,细细体会诗歌美好而幽远的意境。

  六、作业。

  用现代文的形式将这首诗的美好意境表现出来。

春江花月夜 第11篇

  第五周对我们东莞中学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一周的星期五是学校的教学开放日,是全体师生展示东莞中学风采的日子。在这次活动中,我的任务是上一节公开课。经过慎重考虑,我选择了自己所教的高二·七班,课程是唐诗宋词教材中的传统名篇《春江花月夜》。有经验的的老师都知道这篇诗歌知识点较多,内涵丰富,教学难度教大。但我喜欢挑战困难,觉得越是难度教大的课题师生学习起来就更容易在交融中摩擦出火花,碰撞出智慧;于是在选报课题的时候我毅然选定了这篇诗歌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

  在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上,结合《新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要求,我除了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外,更加注意了学生自身潜能的挖掘和提高他们的鉴赏、审美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向新课标靠拢,努力践行自己的堂堂有智慧有火花、课课有收获有升华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流程的具体操作上我重点突出了三个字,就是“读、写、品”。

  读是诗歌学习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读有很多种,我重点采用了范读、学生个别读、集体朗读等形式,争取在不同的诵读形式中体现出音读、意读、情读和美读的不同层次和境界。

  如果说读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知识的内化过程,是理解诗歌内涵的前提和钥匙的话,那么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悟字表面上给人的感觉好象有点玄,可具体操作起来却是意味无穷,这也是决定这一堂课是否精彩、是否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我下了较大的工夫,也征求了不少经验丰富老师的意见。在问题的设计上我既注意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识水平,同时也注意到如何实现知识的横向拓展和迁移,使自己的课堂既体现出一定的广度有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至于是教学过程流于肤浅。考虑到诗歌学习中感受意境的重要性,我重点突出了情景再现的教学环节,让同学们在感知诗歌大意的前提下,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进行合理的大胆的联想,让同学们用心去品味诗歌中蕴涵的澄澈的纯净的美。实践证明学生在这一环节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充分的讨论,也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学。

  师生之间的讨论和思考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我总感觉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了练,就会给人一种不完美的感觉,而且知识的外化也是语文学习的终极追求。于是我在这节课的最后环节设计了学生写作的训练。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也确实在老师的引导下交上了令众人惊叹的作品。

  我的这次公开课虽然在我们语文科老师的共同关心和帮助下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比如本打算最后让全体同学在齐声美读中结束这堂课,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实现,课件的制作可以再充实些等。

  堂堂上成精品是我的教学追求,然而教学本身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如果一堂课没有任何破绽、没有任何遗憾,那么这堂课也一定不会有真正的思考、争论和智慧在其中,这种完美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公开课已经上完了,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们的反馈意见还没有整理出来;我会在思索中等待,认真地接受听课老师们的意见和批评,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莞中这块热土上有一个全新的提高。

春江花月夜 第12篇

  首次试上,笔记本上写满了文字。值得肯定的是,三维目标明确,有歌鉴赏方法的指导。例如,学完这首诗教师总结说:“我们收获了很,除了无尽的美感,还了解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拿到一首诗,我们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1、读一一美读几遍,初步感知

  2、找一一找出诗中的景物与人物,体会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

  3、合一一找到景物与情感的匹配点,整体感知诗歌。

  如果长期坚持使用这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将有利于学生诗歌鉴赏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的能力。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线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设主线,明思路

  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因为《春江花月夜》“孤绝横篇,竟为大家”。这首诗也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全诗围“春、江、花、月、夜”铺开,月是诗人震动的脉搏,月光洒辉处,江水、沙滩、桃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镜台、詀石、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组成了一副幽美恬静、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

  落月摇情,情韵悠悠。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荡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学呢?

  别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此,赏析这种情韵幽雅的美文,应该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学生是读景、赏景的主角,教师是导游。"美在哪里?"这条学习主线,应"念"而生。

  围绕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流程:美听一美读一美品。其中,美品是关键,它可以设计以下两个思考题:

  1、你在诗歌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月亮的推移为顺序找出描写对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体现人物情感的词)。

  2、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你的理由。结合你最欣赏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语言品一品网。

  再次上课,我们明显感到,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仅有的一次讨论也只是流于形式。学生似乎是游离于课堂外的陌生人,课堂冷冷清清,局面尴尬。

  传统教育确实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忽视学生自主意识的弊端,强调集体意识和绝对服从,用一种僵化、教条的思想禁锢施教者和受教者。其结果是学生个性品质缺失,自主意识缺失,批判精神缺失,人文情怀缺失,公民意识缺失。高中新课程的实践者应充分意识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点,培养高中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与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价值判断力、初步的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敬业精神以及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是我们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个体,尊重生命,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我们真切地感到,课堂不能静若止水,需要波澜起伏,需要激荡人心,需要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否则便会枯燥无味、苍白无力。那么怎样为教学创造一个艺术的境界呢?

  二、二改:创设艺术氛围,营造审美情境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需要创设迷人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诗文的深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创设:

  1、美导。

  一位同行的导语设计值得借鉴: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学生打开了记忆仓库之后,教师再深情地说:“是啊,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恬淡;感受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神奇。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沉浸于超常的审美情境、倾心于审美的情境和把审美的心理集中指向阅读对象的审美注意。

  2.美听。

  教师范读,学生倾听潺潺连绵的流水、流利婉转的鸟鸣,他们情不自禁地沉醉于这迷茫朦胧的月色中,沉浸于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愁绪里,浸入美读酿成的美境中。有了这种倾听,那种跃跃欲试的萌动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3.美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3)诵读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有自由体验读、个人表演读、小组竞赛读、集体体悟读”。诵读这首诗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激情。各种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于自己的体验之中,选择、感悟、深思,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参与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经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诗中表现出的月照花林之美,人生沧桑之叹,天涯相隔之苦,有了一定的体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更重要的是:美读,不但了解作者说了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有了沟通,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进入了“其言若出己之口,其意若出舌之心”的最佳状态,在吟诵过程中,语感语气有了,内容有了,思想有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第三次上课,我们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整堂课的主题。匆忙的和不深入的解读,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不在课外延伸了多少,而应该在美品课文。

  三、三改:美品美文,突出课堂主旋律

  1.品景色。

  (1)月出一一壮观而有活力

  (2)月升一一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无处不在,江天一色,清纯空灵

  (3)月落——落花摇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雾,迷茫无尽

  (4)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春江潮动,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淡淡的感伤美,优雅空灵的纯净美,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图。

  2、品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无奈。"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又顿悟,人生是短暂的,而人类则是绵延永久的。一曲《春江花月夜》,让人读出了人生短暂的悲剧之美、宇宙无穷的永恒之美。

  3.品情感。

  月共潮生,荡涤万物,充满生命活力的壮观美,跃然纸上;江水流春,江树迷蒙,凄凉感伤之情油然而生。诗中的情感美还指落月藏海雾,月落妆台,长夜不眠的思妇的依恋惆怅之情;春光将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凄苦寂寞之情。品读"落月摇青满江树",那月光之情,思念之情,诗人之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学生心中。

  4.品佳句。

  最后探讨问题,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选择的自由,不受约束,大胆想象、联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在互相交流中碰撞思维、分享阅读成果。

  诗歌欣赏没有标准答案,因此,要给学生一个艺术再创造的空间。虽然学生谈出的理由不一定充分,但他们己在教师信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浓浓的审美乐趣。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价值的认可,它能唤起学生积极探讨的活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设计,更是从课堂教学的完全预设转向动态生成,赋予了课堂活力,使课堂异彩纷呈,活力四射。

  总之,《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设计是以课文为载体,从课文出发,通过听、读、品,把朗读、美品、探究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春江花月夜 第13篇

  说教材

  1、《春江花月夜》选自高中音乐欣赏教材中的第二章的第二节,这是一首民族管乐曲。

  2、它原是一首琵琶古曲,原名为《夕阳箫鼓》、《夕阳箫歌》等,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郑觐文、柳尧章首次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改名为《春江花月夜》。

  3、经过许多艺术家的精雕细刻,这首乐曲已成为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4、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上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的江南美景。主要的乐器是琵琶、筝、箫等。

  说学情

  我们高中的学生以前没有开设音乐欣赏课,所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比较差,但对民族音乐欣赏的比较少,兴趣不浓。

  说教法

  根据学生和音乐的特点,我能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主要是:

  1、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开发创新思维。(音乐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只有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有个性的联想,才能进一步对音乐的理解,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往往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是不同的。所以鼓励他们展开有个性的想象,只要确实是根据音乐想象的都 是正确的。这样不但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还能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

  2、讨论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音乐,处进对音乐的理解。

  3、音画式教学法:根据音乐,我在电脑里画了几幅画,把抽象的音乐变成具象的画面,让学生结合画面来理解音乐。(我们的学生欣赏水平比较低,很难指把音乐和它所表现的意景联系起来,甚至有的学生还错误的认为只要是欣赏音乐就是听歌曲,有一次我给学生欣赏《梁祝》时,竟然有个学生问:“老师,怎么光有音乐没有人唱呢?”结合画面来欣赏音乐能够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他们知道音乐还有这么丰富的表现力。)

  说学法

  根据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可用讨论法、分析法、想象法。

  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我确立了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我国民族乐器的音色,了解民族音乐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2、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春江花月夜》培养他们民族自豪感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以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3、能力目标: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重点:了解琵琶、箫、筝的音色以及表现力。重点欣赏其中的“渔歌唱晚”,它是全曲的高潮部分。(琵琶、箫、筝是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也是我们民族管乐队中的重要乐器。掌握和了解它们的音色和表现力,对今后的民族音乐欣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难点: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结合画面欣赏音乐的方法促进对乐曲的理解。)

  说教学程序

  一、 开始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带着问题去欣赏

  提出问题:①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②这首乐曲用主要乐器是什么?

  (带着问题欣赏,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质量,还能提高他们想象能力和促进创新思维的开发。要求学生有个性的联想可以与众不同,只要你确定是根据音乐想象的,就是正确的。往往音乐是中性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不同,再说,本来《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古曲,是后人给他取的名。)

  二、由学生回答引出讲解主要乐器,结合图片和音响资料认识和了解它们的音色以及表现力

  认识乐器并了解它们的音色。

  ①琵琶:是民乐中的弹拔乐器,有丰富的表现力,往往表现一些气势磅礴的场面。有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接着放有关琵琶音色方面的音响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琵琶的音色,加深印象。)

  ②箫:音色悠扬动听,往往表现柔和的月光。(放有关箫音色的音响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箫的音色,加深记忆。)

  ③筝:音色明快,往往表现流水,有著名的独曲《高山流水》。(放有关筝的音响资料,加深印象。)

  三、展示教师对这首乐曲的感受。(是我根据音乐画的一幅画,并朗诵诗句,促进学生的理解。)

  四、讲解结构

  1、展示乐曲的题目《春江花月夜》。

  2、介绍《春江花月夜》

  3、结构

  引子

  主题:江楼钟鼓

  月上东山

  风回曲水

  花影层叠

  变奏 水云深际

  渔歌唱晚

  洄澜拍岸

  桡鸣远濑

  欸乃归舟

  尾声

  五、理性欣赏

  (因为刚才一开始就进行了没有任何提示下的欣赏,让学生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必须系统的、理性的欣赏。让学生结合画面和老师的讲解来理解音乐。)

  引子部分:琵琶使用弹挑、轮指、模拟江楼上阵阵低沉的鼓声。使人联想到一夕阳西下,夜幕将临。箫和筝奏出的声音,似春风在江面上吹起的层涟漪。江面显得那么的静。

  主题:江楼钟鼓:让学生看谱子听音乐。(主题是全曲的基础,一切音乐都是由主题变奏而来,因此要熟悉主题旋律。)

  月上东山 箫的演奏表现月亮在东山升起。

  风回曲水 利用琵琶的滚奏、轮指来演奏,表现了岸边的花草、垂柳在晚风的花影层叠 吹指下,婆沙起舞,频频点头的情景。

  水云深际 表现了江面上、空旷朦胧,水天相接,连锦不断的远山在皎洁的月光下隐约可见。

  渔歌唱晚 这一段是全曲的高潮作为重点欣赏,它表现了船越来越多,由远而近,江面上顿时热闹起来,江水拍打着江岸,人们在玩耍打闹,欢歌笑语,洄澜拍岸 尽情享受,这美丽的江南之夜。人们玩到了深夜,该回家,他们渐渐的远去,江面上恢复了平静。

  让学生讨论:

  船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江面上由静到动,又由动到静,江水拍打着江岸。

  1、这段音乐主要是用什么乐器来表现这个场面的?

  2、是怎样表现的?(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琵琶、箫、筝的音色以及表现力的了解。最后老师总结。①琵琶在力度上由弱到强,在节奏上由缓慢到激烈,表现了船由远而近,越来越多,最后整个乐队加入,表现了江面上人们玩耍打闹的情景。②筝有力的划奏与乐队时强时弱的音响,形成江水拍岸,浪花飞溅的景象。)

  桡鸣远濑

  省略

  欸乃归舟

  尾声:琵琶和筝奏出悠扬、徐缓的、抒情的旋律,前呼后应,结束全曲,它使人联想到:船渐渐远去,江面上风清月白,万籁无声,只有那一轮明月映照着春江流水,江面上泛起粼粼的波光,体现了“静”。

  六、手法

  静→动→静

  远→近→远 这首乐曲有动有静,有远有近,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把江南美丽的夜景→情→景 景表现的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春江花月夜 第14篇

  教材分析:民族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力图从音乐的角度来刻画一幅美丽动人的月夜江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曲的旋律流畅婉转,格调古朴典雅、生动秀美,充分地利用各种音乐手段,形象地描绘祖国春江月夜的良辰美景,贴切地表现出标题“春江花月夜”的新意。这首乐曲的生动音乐语言,激发着人们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因此,它远远地超过了用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

  《春江花月夜》原来是一首琵琶曲,曲名为《夕阳萧鼓》,这首作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宛如一幅山水画卷,把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摇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给人们以高度艺术美的享受。

  《春江花月夜》是由引子、主题乐段、主题的多次变奏及尾声构成的。这首具有中国特色的变奏曲,每个乐段前面都有一个小标题。分别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了解有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和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2、了解一些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

  3、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教学重点: 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两个特点:“鱼咬尾”和“换头合尾”。

  教具: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钢琴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40分钟)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2分钟)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中国古曲,这首作品我们每个同学都听过。有同学会问:“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肯定地说呢?因为我们每天在上课间操时,都要做一套太极操,这套操使用的音乐就是今天我们要欣赏的音乐作品,你们猜猜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春江花月夜》

  二、《春江花月夜》作品简介:(8分钟)

  “春江花月夜”原本是一首琵琶独奏曲,早在1875年前即有传抄本,距今1999年,同学们算一下已流传了多少年?学生答:“1999-1875=124年”。原曲名为《夕阳箫鼓》,并列有一系列的小标题如:夕阳箫鼓、花蕊散回风、关山临却月、临水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一些音乐家将这首曲子改编为丝竹合奏,取名为“春江花月夜”,并组合若干段落,每个段落都加有形象生动的小标题。请同学们打开书P14页,划下各个小标题: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及尾声。新中国成立以后,音乐家们又在丝竹合奏曲的基础上,将此曲编配为民族管弦乐合奏曲。

  三、《春江花月夜》的结构特点:(20分钟)

  这首典雅、优美、抒情的民族管弦乐曲,已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它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特点。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乐曲中这些很有意思的结构特点。

  1、    江楼钟鼓:

  这段江南风格的主题音调(琵琶、古筝、箫、二胡等)丝竹乐器奏出。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段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看P14页谱例:首先视唱主题,在反复地视唱过程中,发现乐句一头一尾的音都是用同度音贯串连接的。

  这段主题旋律如歌,给人以恬静安谧、令人陶醉。也是全曲的基础。我们可以用一句民间的俗语来形容它叫“鱼咬尾”。要求学生掌握这个特点后背唱这段主题旋律。

  2、    这段主题,它在不同的音乐段落里变化展衍,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示它所蕴含的美质。在不同的段落中,这一主要主题往往改变它开始的部分,引出一些新的因素,给人以新的享受。请同学们听三个段落“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叠”。归纳出这三个段落有什么相似点。特点是:每段的结尾乐句相同: 我们把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典型的结构特点叫:“换头合尾”。

  四、欣赏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演奏的《春江花月夜》片段。(5分钟)

  五、小结: 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对欣赏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有很大的帮助。不但能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美的感受,更能从音乐的本身发现美。让我们在下一节课***同感受这首《春江花月夜》给我们带来的古典的美。

  六、作业 :背唱《春江花月夜》的主题。

春江花月夜 第15篇

  《春江花月夜》

  教学目标 :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语:

  自古以来,月是个永恒的母题,伴随着人类的脚步,关注着苍生的冷暖,千百年来一直成为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在此之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杜甫有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二、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二)、解题: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清商曲辞、吴声歌。)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提高了言之有物、并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三、指导理论与教学目的:

  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不象其它艺术可以直接诉诸于人的听觉、视觉。用语言塑造的文学形象是间接的形象,但它却能比其它艺术给人更多的审美感受,这是因为它给人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回味余地更多。因此要感受这些形象,欣赏它们,就要通过想象把语言还原成可视可听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记住:想象是至关重要的。

  ②诗人作诗多用虚写,因为虚拟的手法,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的规律。故我们读诗也要多从虚处去读

  诗歌须有意境,有意境的诗才是好诗。组成意境的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具体物象称作意象。诗歌的意象大都是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复合物,那幺由意象形成的画面也应该是亦虚亦实的,因此读那些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文学作品,就要用虚实相生的方法,而且更多地要从虚处去读,不要读死了,读实了,否则诗歌的意蕴就显得狭窄和浅薄,读者的想象空间、回味余地就小了,得到的美感也就少了。记住并理解这一条文学欣赏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今天的阅读(关于这条理论,同学们可阅读课本《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中的"意境"部分和"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

  ③领悟思妇游子相思这一原型主题,领悟"月"在中国人情感世界中的意义。

  四、朗读

  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五、 层次结构

  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我们以为,此诗应分成三个部分:

  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喊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分为一二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

  结构上,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六、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导: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

  2、问:在前几句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画面。

  3、学生描绘画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1、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2、出示幻灯字幕及配画,指名一学生朗诵本节。

  3、评价学生的诵读,并加以指导,在指导中让学生感受哲理。

  读出“江天一色”的辽阔与苍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旷。

  “何人”“何年”应重读,以读出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与思索。

  “人生代代无穷已”应读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沧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应读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

  七、课文译文

  月亮出来了!从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随着千万里春潮荡漾,千万里春江涨满月光。江水弯过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洒着月色如霜,滩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长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圆月一轮。江畔什幺人最初见到江上月?江月又从哪年起默默照着人?人生一代代没有穷尽,江月一年年始终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见长江送走东流水。一片白云飞去不回头,留给青枫浦一片离愁。谁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儿在哪座明月楼头?惹人的月影在楼上徘徊,该照见她那梳妆的镜台;透进窗帘,卷也卷不去,泻满捣衣砧,掸了还来。苦苦眺望,却听不着你的声息,愿化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传你的音讯,鱼跃江心,空皱出满江的波纹。昨夜梦中,花落进悠悠江水,春要归去了,你却还不回家。花已经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雾,碣石,潇湘,望不尽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几个人能踏着月色归来?落月摇荡着——愁人的情思满江的树。

  八、内容述评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明月今宵、游子思妇却天各一方的惋惜。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然而读来轻曼如烟,悠悠惆怅中还交织着岁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对“人生代代无穷已”、得以与明月长久共存相伴的一丝欣慰;尽管也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是写来柔婉似水,绵绵相思中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从表层看,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显示了景物与人情的乖背;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则展示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但从深层看,“借明月寄相思”又显示了人心与自然的和谐,而“人生代代无穷已”与“江月年年只相似”,则展示了生命与宇宙的同一。作者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kē)臼,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这既体现了诗人本身对生命意义的深切体认和对天人关系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同仁”的传统精神。因而,闻一多先生称赞此诗展现了“夐(xiòng)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

  《春江花月夜》采用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这首诗结合题目从月升写到月落,交织着青春的美好和人生的离别之情。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癈。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赏析

  这首诗从月生写到月落,把现实的情景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恍惚,气氛朦胧。诗的感情随着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渐展开、变化,忽此忽彼,亦虚亦实,跳动着,断续着。有时让人觉得难以把握,但又觉得有深邃的东西在里边,值得深入发掘。这就是人生的短暂,离别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丽。

  诗题中的五个字:春、江、花、月、夜,全都点到了,但又有重点,这就是「月」,其它四个字都是陪衬。诗人从月生开始,继而写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妇反复抒写,最后以月落收结。有主有从,主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诗歌意境。

  这首诗的景物描写,采取多变的角度,敷以斑烂的色彩,很有艺术效果。同是写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觉的月光,有妆镜台上的月光,有捣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变化!

  诗中景物的色彩,虽然统一在皎洁光亮上,但是因为衬托着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枫、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因此随着景物出现变化,而取得了斑烂多彩的效果。

  *分段释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开首这八句,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与大海相连。明月就涌生于这无垠的大海之上,万里的春江,无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绕着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铺上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祇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青枫」,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典故。

  「浦」,河水分叉的地方。《九歌‧河伯》有谓:「送美人兮南浦」,因此「浦」暗指分别之地。

  「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诗人由江边青枫浦上远去的白云,想到扁舟离家的游子。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那无边的月光,笼罩着一切,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碣石」,山名,在渤海边上。「潇湘」,潇、湘二水在湖南零陵县合流后称潇湘。「碣石潇湘」,泛指地北天南。

  「摇情」,是说即将落下的月亮,摇动起满树象征着离人情意的光辉。

  最后这几句写落月,落花闲潭,春光将老,隐含思妇青春将逝。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